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

2019-10-23 14:28:16

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电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汽车上各用电设备供电,满足汽车用电需要。汽车电源系统主要由发电机以及与发电机匹配的调节器、蓄电池、电流表等组成,如图3-2所示。

    在汽车上,全部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由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电源供给。蓄电池是一个化学电源,靠内部的化学反应在充电时将电源的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用电时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供给用电设备。
    发电机是由发动机带动而发电的。发电机和蓄电池在汽车上是并联工作。其配合工作的情况如下。
    ①启动发动机时,由蓄电池向启动机、点火系统、仪表等用电设备供电。
    ②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由蓄电池和发电机联合向点火系统等各用电设备供电。
    ③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动势,由发电机向全部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将多余的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④当同时工作的用电设备过多,耗电量超过发电机供电能力时,由蓄电池与发电机共同供电。
    在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中,电流表用来指示蓄电池充电或放电电流的大小,调节器的作用是使发电机在转速变化时,能保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恒定。现代汽车的电源系统比较复杂,有些车上还装有电源总开关或蓄电池继电器、充电指示灯及继电器、磁场继电器、电压表等。

    一、蓄电池常见故障
    汽车上广泛采用的蓄电池由于其极板的主要成分是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所以又称铅酸蓄电池,如图3-3所示。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汽车用蓄电池可以分为普通型、干荷电型和免维护型等。

    普通型蓄电池由极板组、电解液、隔板、外壳、蓄电池盖、极桩等组成,其他部件有防护板、联条、封口料、注液口盖。
    蓄电池常见故障有:充电不足、自放电、活性物质脱落、容量低、内部短路等。
    309.充电不足
    (1)故障现象
    汽车长时间行驶,电池一直充电,充不足,蓄电池还是亏电,一踩油门大灯就暗。
    (2)故障原因
    ①充电系统故障,发电机或电压调节器故障。
    ②线路问题。
    ③电池因素:失水,电池内部有单格短路,硫化较为严重。
    (3)排查方法
①检查充电系统是否损坏,充电电流过小。
    ②检查和测量单格电压,看是否有单格短路的存在。
    ③查看电池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即电池是否缺液严重。干涸的电池应补加纯水或1. 05g/cm“的稀硫酸,采用维护充放电法进行修复。
    ④检查极板是否存在不可逆硫酸盐化(硫化)。硫化严重的话,内阻增大,充电就会引起严重发热。
    极板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可通过充放电测量其端电压的变化来判定。在充电时,电池的电压上升特别快,某些单格电压特别高,放电时电压下降特别快。出现上述情况,可判断电池出现不可逆硫酸盐化。如果发现有不可逆硫酸盐化,应采用均衡充电法进行修复。
    310.自放电
    (1)故障现象
    汽车放置2~3天后无法启动,启动机不转,喇叭响声弱,蓄电池亏电。
    (2)故障原因
    蓄电池在不工作的情况下,电量逐渐消耗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自行放电不能完全避免,一般认为每天消耗本身容量的1%~2%是正常的,如超过此数值,为不正常自行放电。
    ①极板材料或电解液中有杂质,这样杂质与极板或不同杂质间就会产生电位差,形成闭合的“局部电池”而产生电流,使蓄电池放电。
    ②隔板破裂,造成局部短路。
    ③蓄电池盖上有电解液或水,使正、负极间形成通路而放电。
    ④活性物质脱落,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
    ⑤蓄电池长期存放,电解液中硫酸下沉,使上部密度小、下部密度大,引起自行放电。
    (3)排除方法
    要减少自行放电,电解液必须力求纯净,使用中应经常保持蓄电池盖清洁,以免短路。如电解液不纯,需将蓄电池用标称容量的1/10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1. 7V为止,然后将电解液倒出,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再换用纯净电解液进行充电。


    311.容量降低
    (1)故障现象
    蓄电池很容易充足电,但是启动机多转一会就没电了,启动机转速降低很快,蓄电池容量小。
    (2)故障原因
    蓄电池极板硫化,产生极板不可逆硫酸盐化的原因归结如下。
    ①存放时间过长,自放电率高,未对其进行维护充电。
    ②放电后未对其及时充电。
    ③长时间处于欠充电状态。
    ④过放电。
    ⑤干涸或加入的电解液浓度过高。
    (3)诊断和处理
    蓄电池产生不可逆硫酸盐化时,应根据其程度的轻重进行修复。
    硫化较轻者,对其进行一般的活化充电(即均衡充电),就可以恢复正常。具体方法如下。
恒压限流充电:第一阶段0. 18C2A充电到2. 7 V/单格,充电12~24h。
    恒流充电第一阶段:0. 18C2A充电到2. 4V/单格,第二阶段:0. 05C2A充电5~12h。
    硫化较重者,需要对其进行“水疗法”充放电,才能恢复正常。具体方法为:先对蓄电池补加入纯水或密度为1. 05g/cm2稀硫酸到富液状态,再以0. 05~0. 18C2A的电流充电20h左右,抽尽流动液,再做容量试验。反复上述操作,直到电池容量恢复。
    312.活性物质脱离
    (1)故障现象
    电池一直充电,充不足,蓄电池还是亏电,汽车放置几天后无法启动,有自放电现象。
    (2)故障原因
    ①起始充电电流过大因为极板活性物质的还原是从导电最好的栅架处开始的,大电流充电时,该处硫酸铅迅速还原,所以距栅架较远的硫酸铅来不及起化学反应,由于硫酸铅体积较大,故与内部已还原的活性物质间的附着力就差,所以易从极板上脱落下来。
    ②充电终期电流过大这样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剧烈地冲击极板表面,使已还原的比较松软的二氧化铅大量脱落。
    ③经常性的过量充电过充电的电流虽然不大,但因此时极板上硫酸铅已全部还原为二氧化铅和铅,充电电流全部用到电解液上,这时产生的气泡虽不太多,但同样对极板表面产生冲击作用使活性物质脱落。
    ④放电电流过大此时化学反应激烈,会引起极板翘曲,从而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3)处理方法
    由于活性物质脱落,会使极板短路,造成电池自行放电,有条件的可将蓄电池拆开更换极板,建议更换蓄电池总成。
    313.单格短路
    (1)故障现象
    突然失去启动能力;蓄电池电压低,偶尔启动时,短路单格有电解液喷出。
    (2)故障原因
    其原因是:单格短路后,使蓄电池阻力增加,电压降低,不能供出强大的电流,同时在短路处产生高温使电解液急剧受热而喷出。
    ①活性物质脱落。
    ②使用的电解液有杂质。
    (3)诊断和处理
    检查方法:可用一根细导线对各格进行正、负极打火,无火花或火花较弱的单格,即为短格,需送修。


    314.极板硫化
    (1)故障现象
    ①放电时,电压急剧下降,电池容量降低。
    ②蓄电池在充电时单格电压上升快,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但密度却增加得很慢。
    ③蓄电池在充电时过早产生气泡,甚至一开始就有气泡。
    (2)故障原因
    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长时间未充电,极板上会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的硫酸铅,在正常充电时不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纯铅。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这种粗而坚硬的硫酸铅晶体导电性差、体积大,会堵塞活性物质的孔隙,阻碍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使蓄电池的内阻增加,启动时不能供给大的启动电流,以至于不能启动发动机。极板硫化的常见原因如下。
    ①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完电后未及时充电,当温度变化时,硫酸铅发生再结晶。
    ②蓄电池经常过量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便在极板孔隙的细小孔隙内层生成硫酸铅,平时充电不易恢复。
    ③电解液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强烈氧化(主要是负极板)。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也会生成大晶粒的硫酸铅硬层,使极板上部硫化。
    ④电解液不纯,不但促进了电池自行放电的进行,也是造成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电解液中有害的杂质吸附在硫酸铅的表面,将使硫酸铅的溶解变慢,限制了在充电时铅离子的阴极还原,使充电不能正常进行。
    (3)排除方法
    极板硫化的处理方法:轻度极板硫化的蓄电池,可用2-3A的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即过充电,或用全放、全充的充放电循环的方法使活性物质还原;硫化较重的蓄电池,可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硫化;对严重硫化的则应更换极板或报废。
    315.蓄电池补充电解液方法
    ①准备工作:用纯水和分析纯硫酸配置硫酸溶液电解液,500mL纯水,加入0. 5mL纯硫酸。准备标准的橡胶排气阀备用。工具有起子(螺钉旋具),吸管(可以用一次性针管代替),透明聚乙烯管,直径要适合吸管(针管)吸口,ABS胶。
    ②顺着排气孔撬开电池上方的盖板。一些电池的盖板是ABS胶粘接的,一些电池是搭扣连接的。注意撬开盖板的时候,不要损坏盖板。撬开盖板后可以看到6个排气阀的橡胶帽。
    ③打开橡胶帽,露出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可以看到电池内部。一些电池的排气阀是可以旋开的,一些电池的橡胶帽周围还有一些填充物,注意保管填充物。
    ④用滴管吸入配置好的电解液由排气孔注入电解液。电解液要恰好覆盖极板1mm。
    ⑤把注好电解液的电池用遮挡物覆盖排气孔,以防止灰尘落入排气孔,静置12.24h,以便电解液充分渗透。再次观察排气孔内部的电解液,应该有流动的电解液(游离酸),否则要补充电解液。
    ⑥在排气孔没有覆盖的条件下,进行16. 2V恒压限流充电。充电时最好把电池放在耐酸的容器内,防止溢出的电解液污染环境。在电池充电电流降到400~300mA,或者电压达到16. 2V 3h以上,认为电池初次充电充满。
    ⑦初次充电结束以后,检查电池极板表面是否还有电解液,如果没有电解液,应该补充电解液后,再次进行恒压限流充电;如果6个格里边还有电解液,用吸管吸出多余的电解液。
    ⑧采用14. 8V恒压限流充电,一直到充电电流下降至300mA。
    ⑨盖上排气阀以后,注意恢复填充物。盖上电池盖板,如果是胶接的,应该涂胶粘接。在电池盖板上压上重物,待胶完全凝固,再次进行4~8V恒压限流充电,一直到充电电流下降至300mA。
    ⑩再次测试电池容量,判断电池容量是否恢复。
    电池维修后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容量上升不大,或者没有达到标称容量的70%以上)如下。
    a.电池正极板软化,其显著表现是:在上述步骤⑦时,会发现吸出的多余电解液中有黑色杂质,如果黑色杂质比较多,就是正极板软化排出的,这样的电池基本上无法修好,只能够报废。
    b.电池硫化,可充电后对电池进行电子脉冲修复24h,再次测试。
    c.充电以后30min,测试电池电压,还低于12V,可能是电池内部断路,电池应该报废。


    316.蓄电池常见的外部故障
    (1)容器破裂
    蓄电池容器多由硬橡胶或塑料制成,其质地硬脆。造成破裂的原因有蓄电池固定螺母旋得过紧、行车剧烈振动、外物击伤和电解液结冰等。检查判断时可根据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以及电池底部的潮湿情况来判断容器是否有裂纹存在,容器的裂纹一般在其上近四角处。蓄电池容器裂纹轻者可修补,重者应更换。
    (2)封口胶破裂
    封口胶因质量低劣或受到撞击容易造成破裂,封口胶破裂后,电解液从裂缝中渗出;与杂质或脏物混合会使蓄电池外表连通形成短路,引起自行放电。封口胶轻微裂缝可清洁干燥后,用喷灯喷裂纹处烤热熔封。严重者可把封口胶清除干净,重新封口。
    (3)极桩螺栓和螺母腐蚀
    蓄电池的极桩螺栓和接线端已腐蚀产生污物,可用竹片将污物刮去,用抹布蘸5%的碱溶液擦去残余的污物和酸液,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极桩及接线端表面涂以凡士林油层保护。严重的腐蚀应更换极桩接线螺母及螺栓。
    (4)蓄电池爆炸
    蓄电池充电后期,电解液中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由于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如果气体不及时逸出,且与明火接触即迅速燃烧,从而引起爆炸。所以为了防止蓄电池产生爆炸事故,必须使蓄电池加液孔螺塞的通气孔保持畅通,严禁蓄电池的周围有明火,蓄电池内部的连接处的焊接要可靠,以免松动引起火花。
    317.蓄电池的正确维护
    为了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对正在使用的蓄电池,应做好以下维护工作。
    ①要保持蓄电池外部的清洁,经常清除蓄电池上的灰尘、泥土和极桩、电线头上的氧化物,擦去电池上部和外表面的电解液和污物。
    ②检查蓄电池在车上安装是否牢靠,极桩是否晃动,接线是否紧固。
    ③检查和调整各单格电池内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④根据当时的季节,及时调整电解液密度。
    ⑤检查并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
    ⑥经常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如低于规定标准,要立即进行补充充电。
    318.普通蓄电池的技术状态检查
    ①检查电解液液面的高度一般每行驶1000km或冬季行驶10~15天,夏季行驶5~6天,应检查液面高度,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极板10~15mm,如图3-4所示。电解液不足应及时添加蒸馏水,若液面降低确系溅出所致,应补加相应密度的电解液并充电调整。

②测量电解液密度用吸管式密度计进行测量,它的结构及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方法如图3-5所示。

测量时先将密度计下部的橡皮吸管插入蓄电池单格电池内,用手捏一下橡皮球,然后慢慢松开,电解液就被吸入玻璃管中,此时密度计的浮子浮起,其上刻有读数,浮子与液面凹边缘水平线相平的读数就是该电解液的密度。
    ③用高率放电计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确定蓄电池放电程度的另一个方法,是用高率放电计测量单格电池在强电流放电时的端电压,来确定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如图3-6所示。


    319.干荷电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初次使用时,需将蓄电池加液盖旋开,疏通通气孔,加入相应密度电解液到规定高度,记下密度和温度,将蓄电池静放20~30min,然后再测量电解液温度和密度,如温度上升不到6℃,密度下降不到0. 01 g/ cm3,蓄电池即可使用。若超过以上规定值,应照正常补充充电对蓄电池再充电。
    干荷电蓄电池除不必长时间初充电外,其余使用、维护要求与普通蓄电池一致。
    下列情况下,要对干荷电蓄电池进行补充电,并达到充足电状态。
    ①电解液注入后,超过48h未使用。
    ②由于发电机发电量不足或车辆长时间停放或行驶行程过短等原因,造成蓄电池容量损失或充电不足。
    ③蓄电池储存超过一年。
    320.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这种密封型蓄电池,不需要加注蒸馏水,只要检查外壳有无裂纹和腐蚀情况。有电解液指示器的,应检查电解液液面及密度。
    321.电压法检测蓄电池性能
    ①静止电动势测试如果蓄电池刚充过电或者车辆刚行驶过,应接通前大灯远光30s,消除“表面充电”现象。然后熄灭前照灯,切断所有负载,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若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测得电压小于12V,说明蓄电池过量放电;测出电压12. 2~12. 5V,说明部分放电;高于12. 5V说明蓄电池电足。
    ②新式12V高率放电计测试普通蓄电池用的高率放电计只能检测单格电池电压,而新式蓄电池联条均为穿壁式,蓄电池表面只有正、负极桩,所以普通电池用的高率放电计已不能测取新式蓄电池的高率放电电压。用新式高率放电计测试时如图3-7所示,用力将放电计针插入正、负极桩,保持3~5s,若蓄电池电压能保持在9. 6V以上,说明该蓄电池性能良好,但存电不足;若稳定在10. 6~11.6V,说明存电足;若电压迅速下降,则说明蓄电池已损坏。

    二、发电机常见故障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汽车交流发电机,其结构基本相同,多是由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六只硅二极管构成的三相桥式全波整流器所组成,现代发电机的整流管有8管、9管、11管等多种形式。图3-8为发电机实物图,图3-9为发电机结构图,图3-10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电路简图。





    发电机常见故障有:发电机不发电、不充电、充电电流过小、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电流不稳和发电机异响等。
    322.电源充电指示灯不亮
    (1)故障现象
    闭合点火开关和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充电指示灯一直不亮。
    (2)故障原因
    ①充电指示灯灯丝断路。
    ②熔断丝烧断使指示灯线路不通。
    ③指示灯或调节器电源线路导线断路或接头松动。
    ④蓄电池极柱上的电缆线头松动。
    ⑤点火开关故障。
    ⑥发电机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⑦调节器内部电路故障,如调节器内部电子元件损坏而使大功率三极管不能导通。
    (3)故障排除方法
    首先启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然后检查发电机充电系统能否充电。将充电指示灯不亮分为充电系统能充电和不能充电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排除。
    接通点火开关时充电指示灯不亮,启动发动机后发电机又能发电,说明发电机充电系统正常;检查仪表盘上的充电指示灯是否正常,若灯丝断路,则需更换。
    当接通点火开关充电指示灯不亮,启动发动机后发电机且不能发电时,故障排除方法如下:首先关闭点火开关,检查仪表熔断丝。如该熔断丝断路,更换相同规格的熔断丝;如熔断丝良好,继续检查。接通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检测熔断丝上的电压值,如电压为零,说明点火开关以及点火开关与熔断丝之间线路有故障,应予检修或更换。如熔断丝上的电压正常则检查发电机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或调节器内部电路故障。

    323.电源系统不充电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启动后,仪表盘上的充电指示灯始终亮着,这说明发电机出现了不充电故障。
    (2)故障原因
    ①发电机磁场绕组短路、断路或搭铁而导致磁场电流减小或不通。
    ②定子绕组短路、断路或搭铁故障。
    ③整流器故障。
    ④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⑤调节器故障。
    ⑥发电机的传动带过松而打滑,发电机不转或转速过低而不发电。
    (3)故障诊断
    当充电指示灯常亮时,说明点火开关、熔断丝以及充电指示灯技术状态良好,启动发动机并将其转速逐渐升高,此时用万用表检测发电机端子B与发电机壳体间电压,如万用表指示的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说明发电机发电,可能发电机端子B与蓄电池正极的线路断路。如电压为零或过低,说明充电系统有故障,应按如下方法继续检查:断开点火开关,检查发电机传动带的挠度是否符合规定(5~7mm),挠度过大应调整。如传动带的挠度正常,则继续检查,拆下调节器接线端子上的导线,接通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检测调节器接线柱上的导线电压,如电压为零,充电指示灯亮,说明仪表盘与调节器之间的线路搭铁,应予检修。如电压正常,则跨接发动机端子B与F,如发电正常则故障是调节器或调节器到发电机的线路;如还是不发电则故障在发电机,应拆检发电机。
    324.充电指示灯时亮时灭
    (1)故障现象
    接通点火开关和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充电指示灯不稳定,时亮时灭。
    (2)故障原因
    ①发电机传动带挠度过大而出现打滑现象。
    ②发电机整流二极管断路、定子绕组连接不良或断路而导致发电机输出功率降低;发电机电刷磨损过多。
    ③调节器调节电压过低。
    ④相关线路接触不良。
    (3)故障排除
    ①检查传动带的挠度是否符合规定。
    ②检查相关线路连接情况,如不正常,则需检修。
    ③拆下调节器和电刷组件总成,并按前述方法检查调节器和电刷,如不正常,则需检修或更换。
    ④检修发电机总成。
    325.充电电流不稳定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电流表指针不断摆动。
    (2)故障原因
    充电电流不稳故障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接线的各连接处松动,接触不良。
    ②发电机故障,其原因如下。
    a.发电机V带过松。
    b.励磁绕组或定子绕组有故障。
    c.电刷压力不足,接触不良。
    d.接柱(接线柱)松动,接触不良。
    ③调节器故障,如果是电磁振动式调节器,其故障有下述三个原因。
    a.触点脏污、接触不良。
    b.线圈、电阻有故障。
    c.附加电阻断路。
    如果是晶体管式调节器,其故障也有下述三个原因。
    a.连接部分松动。
    b.电子元件性能变坏。
    c.继电器工作不良。
    (3)故障排除
    充电不稳,对内搭铁发电机,将调节器上“+”与“F”两接柱上的导线拆下悬空,用一试灯跨接在发电机“+”与“F”之间,然后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注意观察试灯,对外搭铁发电机,应把“试灯”接在“F',与“一”之间,试灯正常发亮,故障在发电机外部,充电电路连接不良,接头松动。试灯闪烁发光,故障在发电机内部,励磁电路接头松动。
    326.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
    (1)故障现象
    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有不正常噪声。
    (2)故障原因
    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风扇传动带过紧或过松。
    ②发电机损坏被卡住或松旷缺油,轴承钢球保护架脱落及轴承走外圆。
    ③发电机转子与定子相碰,俗称“扫膛”。
    ④电刷磨损过大,或电刷与滑环接触角度偏斜,电刷在电刷架内倾斜摆动。
    ⑤发电机总装时部件不到位使机体倾斜或发电机电枢轴弯曲。
    ⑥发电机传动带与轴松旷,使传动带盘与散热片碰撞。
    (3)诊断与排除
    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断与排除。
    ①检查风扇传动带松紧度。
    ②检查发动机传动带轮与发电机安装是否松旷。
    ③用手触摸发电机外壳和轴承部位,是否烫手或有振动感,若烫手说明定子和转子相碰或轴承损坏。借助听诊器或旋具听发电机轴承部位,声音清脆、不规则,说明轴承缺油或滚柱已损坏。
    ④拆下电刷,检查其磨损和接触情况。
    ⑤拆检发电机,检查其内部机件配合和润滑是否良好。如果发电机噪声细小而均匀,应检查硅二极管和励磁绕组是否断路或短路。

 

    327.蓄电池充电不足故障
    (1)故障现象
    闭合点火开关发动机启动时充电指示灯会亮,发动机启动后充电指示灯也熄灭,但是蓄电池很快出现亏电现象,并且启动发动机时,启动机运转无力、夜间行车前照明灯灯光暗淡。
    (2)故障原因
    ①发动机传动带过松或损坏。
    ②发电机端子B与蓄电池正极柱线路短路或导线端子接触不良。
    ③发电机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④调节器的调节电压过低或其内部电路有故障。
    ⑤发电机转子绕组短路使磁场变弱而导致发电机输出功率降低。
    ⑥发电机整流器故障或定子绕组有短路、缺相故障而导致发电机输出功率降低。
    ⑦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极板硫化、损坏或活性物质脱落。
    ⑧全车线路中有导线搭铁而漏电。
    (3)故障诊断与排除
    出现蓄电池充电不足现象时,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①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如使用时间过长或负载电压低于9. 6V,则需要更换蓄电池。
    ②检查传动带的挠度是否符合规定(5~7mm)。
    ③检查发电机端子B至蓄电池正极的线路是否断路或导线端子是否接触不良。
    ④拆下发电机总成,检查电刷组件,如电刷高度过低,则更换电刷;如电刷弹簧卡滞或弹力不足,应更换弹簧。
    ⑤试验检测调节器的调节电压,如调节电压过低(低于14. 2V)或调节器损坏,应予更换。
    ⑥如上述检测均良好,则断开所有电器开关,拆下蓄电池正极电缆端子,并且该端子与蓄电池正极柱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检测全车电路有无漏电现象。如有漏电,可将驾驶室内和发动机罩下的熔断器上的熔断丝逐一拔下,检查漏电发生在哪一条线路,然后进行排除。
    328.发电机充电电流过大
    (1)故障现象
    汽车灯泡易烧坏,蓄电池温度过高且其电解液消耗过快。
    (2)故障原因
    发电机充电电流过大的原因:电压调节器调节电压过高或者是调节器失效。
    (3)故障诊断
    确认灯泡易烧、蓄电池电解液温度过高或电解液消耗过快而无其他原因时,启动发动机加速到1500r/min时,用万用表测量发电机端子B电压,如果超过最大值的20%,可确认调节器故障,应更换调节器。
    329.充电电流过小
    (1)故障现象
    在蓄电池充电性能良好情况下,发电机在各转速下充电电流均很小,蓄电池亏电。
    (2)故障原因
    交流发电机充电电流过小故障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接线的接头松动。
    ②发电机发电不足,其原因如下。
    a.发电机V带过松。
    b.二极管损坏(个别的)。
    c.电刷接触不良,滑环油污。
    d.励磁绕组局部短路,定子绕组部短路或接头松开。
    ③调节器故障
    a.电压调整偏低。
    b.触点脏污。
    c.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
    (3)故障诊断
    ①检查发电机传动带松紧度。
    ②用跨接线跨接调节器端子B和F,如果充电电流增大,说明故障是调节器;如果充电电流还是过小,则故障在发电机,应拆检发电机。
    330.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
    (1)故障现象
    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有不正常噪声。
    (2)原因分析
    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风扇传动带过紧或过松。
    ②发电机损坏被卡住或松旷缺油,轴承钢球保护架脱落及轴承走外圆。
    ③发电机转子与定子相碰,俗称“扫膛”。
    ④电刷磨损过大,或电刷与滑环接触角度偏斜,电刷在电刷架内倾斜摆动。
    ⑤发电机总装时部件不到位使机体倾斜或发电机电枢轴弯曲。
    ⑥发电机传动带与轴松旷,使传动带盘与散热片碰撞。
    (3)诊断与排除
    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断与排除。
    ①检查风扇传动带松紧度。
    ②检查发动机传动带轮与发电机安装是否松旷。
    ③用手触摸发电机外壳和轴承部位,是否烫手或有振动感,若烫手说明定子和转子相碰或轴承损坏。借助听诊器或旋具听发电机轴承部位,声音清脆、不规则,说明轴承缺油或滚柱已损坏。
    ④拆下电刷,检查其磨损和接触情况。
    ⑤拆检发电机,检查其内部机件配合和润滑是否良好。如果发电机噪声细小而均匀,应检查硅二极管和励磁绕组是否断路或短路。
    331.充电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充电系统故障诊断流程框图如图3-11所示。
 

来源:网络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