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0 15:41:59
奇瑞瑞虎7变速器故障灯间歇性点亮检修
一辆行驶里程约6.5万km、搭载E4T15B型发动机和格特拉克6DCT250型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2016款奇瑞瑞虎7。车主反映:该车变速器报警灯间歇性点亮,且在市区拥堵路面行驶时报警灯点亮更频繁。
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进行实车验证,车辆D挡、R挡均有爬行,提速有力,各挡位可顺利升降。模拟市区路况行驶约30min后,仪表台上的变速器故障报警灯点亮,同时中央信息系统提示“请检查变速器”。此时,连接诊断仪进入变速器系统却显示:当前与历史均为“无故障存储”。切换至手动模式时发现,挡位只能在2、 4、 6之间切换,但也能正常行驶。当车速降低至30km/h以下时,故障报警灯自动熄灭,所有挡位自行恢复正常。
该故障诊断的难点在于:明明故障真实发生了,且系统已经将挡位锁定并在仪表上发出报警提示信息,但用专用诊断仪进行系统自诊断却显示一切正常。面对这种情况,让习惯了从故障码着手处理问题的笔者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难以找到诊断方向。于是尝试着监测Tcu数据流中的系统电压,故障发生瞬间电压恒定在14.10V,且诊断仪与系统通讯保持良好,排除TCU工作电压不正常的可能。从表面现象来看,笔者首先怀疑是其他系统故障导致变速器功能受限,尝试着用检测仪读取P-CAN网络上的关键部件EMS、 ESP、 EPS系统(图1)的故障码,但未发现任何故障码。而且在故障出现时,ESP系统中的4个轮速值均匀一致、无跳变,与车速表上显示的速度保持一致。BLS制动开关及制动主缸压力值也均为当前正常状态。断开蓄电池测量OBD接口的6号端子与14号端子间的电阻值为59.72,网络线路无异常。在车辆启动后,将P-CAN上的ESP、 ABM、 SAS、EPS、 BCM全部断开并试车,但故障依旧。上述步骤可基本排除网络线路或网络成员自身不良对TCU产生的影响。
根据以往经验,该变速器离合器执行电机的防水性能一般,容易出现进水引发各种不良症状,且TCU与换挡电机集成一体,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受发动机温度与振动影响,同样存在一定的故障概率。尝试将同款车辆上的TCU及2个换挡电机与之对换,用诊断仪执行“更换机电控制单元”自适应学习后试车,故障依旧。
为了更快地重现故障,路试时笔者人为地使用手动模式在1挡至6挡之间来回快速切换,起初一般不超过3个循环,变速器故障报警灯就会点亮,但随后故障出现的频率慢慢下降,在试车里程超过100km之后,需要5~6个循环故障才会再现一次。此时,故障诊断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在排除电路和电控方面的因素后,笔者只好将思路调整到机械方面(图2)。考虑到故障发生时变速器只保留了2、 4、 6挡,能同时影响1、3、5挡的机械部件有:离合器总成和控制离合器1的相关部件。与车主沟通得知,该车曾更换过TCU总成。另外,该车1号换挡电机集成在TCU内部。
举升车辆对变速器做常规检查,发现变速器总成似乎前期拆装过,且副车架也有更换过的痕迹。询问车主得知:该车之前发生过底盘刮擦,在修理厂更换过副车架,变速器底部表面有小面积擦伤。为确保内部无损伤,曾对变速器总成进行过拆卸但未分解,检查无恙后装复。观察壳体底部确有一小块人为抛光过的痕迹(图3)。果断抬下变速器,发现对应外面抛光点的壳体内侧有部分缺失,并有焊接痕迹(图4)。
拆下离合器总成(图5)进行检查,除表面有少许浮锈外,未见其他异常,两组离合器片均处于自由状态,且活动自如,各卡爪及结合膜片杠杆高度一致,无断裂或不平整。
继续分解离合器执行器。当把执行器1从壳体上取下时,发现其轨道壳体上残留有一块约8mm×10mm的铝合金碎块(图6)、其大小正好与壳体上的缺失部分相当。由于受上方执行器轨道轴承的挤压,该碎块已开始变得相对平整。
取出碎块后,装回各部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反复试车故障不再出现。至此,该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维修小结:本案例中,故障车因底盘托底导致壳体局部破碎,在之前的维修过程中,不慎将碎块掉落至变速器前端,且恰巧卡在“离合器执行器1”的运行轨道内。车辆行驶时,在反复的换挡过程中,离合器1因此变得运行不稳定,但驾驶人员无法明显感知,另外TCU自身也不具备这种特殊情况应该出现的故障代码,只能点亮故障灯同时锁定离合器1及1轴挡位。随着不断的挤压,金属碎块慢慢开始趋于平整,对变速器的影响也在逐渐降低,使得试车过程中故障重现的频率也在减小。由于该车辆仍在质保期内,车主为避免不必要的花费,一直在隐瞒实情,导致笔者在诊断过程中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维修点评:该故障比较特殊之处,在于引起故障的原因不是电气元件本身或控制系统故障,而是异物导致的离合器工作不良,并且由于掉入执行器1的金属碎片是随着离合器的转动,一直在变换位置。这就出现了故障出现的不定性,为故障的最终确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电脑在检测到离合器工作状态不正常时,又缺乏对此故障的逻辑判断能力,所以电脑只是认为存在异常,但不能确定故障原因。因此,只能使变速器进入故障保护状态,而无法提供相应的故障码指示。其实,从厂家的角度,是完全可以依据离合器的工作状态,提供一个类似于执行器1打滑的故障提示,从而为故障的查找提供一个大致的检测方向。我想,以后随着双离合变速器的进一步普及,从技术角度看,厂家是可以提供更好的自诊断策略。
通过作者的故障检测维修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原理非常清楚,故障诊断思路也可圈可点。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作者的诊断思路最终确定在机械方面,也说明了维修功底的深厚,非常值得赞扬。
来源:网络